
秋季干燥,主要外邪为燥邪。
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,多见温燥;秋分之后,气温逐渐下降,寒凉渐重,所以多呈现凉燥。
秋分是一年之中养生的要害时期,关系着整个冬天的健康情况,所以,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养生呢?
一、起居有常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,是指秋天气候转凉,遇凉不宜过多添衣,适当秋冻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。
但是年老体弱者,需及时加衣保暖。
秋季,人体的阳气最先从疏泄趋向敛收,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,应该早睡早起。
二、适当运动
秋季运动熬炼要因人而异,青壮年可爬山、打球等,老年人可散步、打太极拳、八段锦等。
按照个人情况来制订运动计划,适当增加运动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,避免过量运动,超出了自身的耐受能力反而增加疲惫感。
三、胃部保暖
秋分以后,气候渐凉,胃肠道对严寒的刺激非常敏感,假如防护不妥,就轻易引发胃肠道疾病。
因此,要特殊留意胃部的保暖,还要留意忌口,不吃过冷、过烫、过硬、过辣、过黏的食物,戒烟戒酒,忌暴饮暴食。
四、饮食温润
在饮食保养上,中医讲究阴阳平衡,忌盲目大补特补。
针对秋燥,秋季饮食宜少辛增酸,酸入肝而主收敛,适当食之以养阴润燥;可多喝温水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生津润燥;少吃辛辣煎炸之品,避免辛辣助燥伤阴。
五、保养情志
秋季秋风冷雨、花木残落、万物萧条的景象,轻易使人触景生情,尤其是老年人不免会有凄凉垂暮之感,勾起忧郁之情。
建议多到户外参加登高望远等秋游活动,心旷神怡,消散不良情绪。
六、适度进补
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,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,但秋分时节进补,不成太过,要适量。
进补应分清虚实,虚病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不宜过量,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。
七、灸疗驱寒
在秋分当令之时,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,因势利导实施灸疗,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,温通阳气、祛风散寒、搀扶帮助正气、增强免疫力,还能润燥。